学院全体研究生教育工作者:
接校研究生院通知,2016年及以后“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立项、结项评审工作均由各学院自主开展。现根据《37000cm威尼斯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中南大研字〔 2016〕15号)(以下简称《研究生创新计划管理办法》),参考2015年前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立项办法指南,制订《37000cm威尼斯2016年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教工项目实施细则》。
一、项目设置、立项指标和和资助额度
项目类型 | 拟资助项目数 | 拟资助经费 (万元/项) | 申报人资格 | 申报时间 |
教工项目 | 研究生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 | 2 | 1.5 | 教师团队申报 | 2016年10月中旬-11月21日 |
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 4 | 1 | 教师个人申报 | 2016年10月中旬-11月21日 |
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1 | 2 | 导师申报 | 2016年10月中旬-11月21日 |
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创新团队 | 2 | 2 | 博导个人或团队申报 | 2016年10月中旬-11月21日 |
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 | 2 | 2 | 教师个人或团队申报 | 2016年10月中旬-11月21日 |
单位项目 | 研究生创新与产学研基地 | 1 | 2 | 单位 | 2016年10月中旬-11月21日 |
二、立项申报要求和结项要求
项目类型 | 立项申报要求 | 结项要求 |
研究生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 | 1.一般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公共课程,通用性强、能够跨二级学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及能体现我校研究生教育优势及特色的新兴学科、特色专业课程。 2.项目申请人一般为该课程主讲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 3.要求有稳定的授课教师队伍,2 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授课人。 4.项目建设期为1—3 年。立项次年4 月参加中期检查,次年9月参加结项评审。未完成建设的提交延期申请表后,顺延至下一年参加结项评审,总建设期长不超过3 年。 | 1.完成项目建设且按要求提交《教工项目结项报告书》,含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2.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含参考文献目录)、整套纸质教案、实践指导方案、电子版授课PPT 等; 3.精品教材建设结项需提供自编教材书稿,汇编成册的教学案例等; 4.反映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教学研究论文及获奖证书复印件。 |
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 1.申报者应为正在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导师、任课教师或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教师有不少于3 年的研究生指导或研究生教学经验,行政管理人员须有不少于2 年的教育管理经历。 2.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思路、整体的研究方案设计、较好的工作基础,明确的预期成果和合理的经费预算。 3.申报课题紧密结合我校当前研究生教育的实际,瞄准国内外有关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的难点、热点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增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的主题,研究和探讨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4.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预期成果具有普遍性与推广意义,对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完成项目建设且按要求提交《结项报告书》。同时需达到以下要求之一方能结项: 1.该项目获得更高级别的立项资助; 2.以我院为第一署名单位,以第一作者名义公开发表至少1 篇反映其研究工作成果的调研报告或论文; 3.出版反映其研究工作成果的论著; 4.对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
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 1.申报人要求 (1)项目申报人须为我校在职在岗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导师,并至少完整指导过一届以上的研究生(未完整指导过一届博士生的博士生导师只能申报本项目的硕导类项目),经验较丰富、责任心强; (2)申报人承担有在研的纵向课题,或有重大影响的横向课题且建设经费在5万以上。 2.项目要求 (1)所申报的项目应以本人承担的课题为依托,且具有跨学科的科研内容; (2)项目设计中必须包括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目标、具体实施方案及考评办法等; (3)组建研究生跨学科科研团队。团队成员由3~5 名具有跨学科背景的硕(博)士研究生组成,要求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创新潜质。 跨学科背景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团队成员在读期间所学专业与升学前的所学专业跨一级学科,二是以项目申报导师的学科背景为判断依据,团队成员在读专业为不同一级学科。 | 1.项目责任人应在项目建设期满后及时填写《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总结报告》,申请结项。 2.总结报告需附项目实施中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业务档案,业务档案包括申报表、个人培养计划表、开题报告及评审意见、学习成绩、中期考核情况表、发表学术论文、参加 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培训记录、获奖记录和硕(博)士学位论文等。 3.项目组成员(仅指研究生,与立项申报成员信息一致)就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在CSSCI来源刊物或以上级别刊物发表不少于1 篇学术论文,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要求以“37000cm威尼斯37000cm威尼斯”为第一署名单位,且应注明“37000cm威尼斯37000cm威尼斯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
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创新团队 | 1.项目申报的团队带头人须为我校在职在岗的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博士生导师。 2.导师团队应是在长期研究生合作指导中形成的创新集体,由1-2 名导师或青年教师组成。 3.项目设计中必须包括明确的指导研究生进行学习和科研的工作计划。 4.团队合作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3-5 人。 | 1.完成项目建设且按要求提交《结项报告书》。 2.完成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工作计划,有完整的团队指导研究生的工作记录。 3.反映导师、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学习与科研指导创新的论文或研究报告1 篇(5000字以上,已正式发表者须注明刊物名称及期号),充分反映团队及个人在开展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改革、全面履行导师职责、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效。 4.项目建设期间,所指导研究生公开发表CSSCI 以上级别期刊的学术论文,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要求以“37000cm威尼斯37000cm威尼斯”为第一署名单位,且应注明“37000cm威尼斯37000cm威尼斯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资助”。 |
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 | 申报要求: (1)申报课程限于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且该课程已列入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2)申报课程必须有2 名以上主讲人,申报人(项目负责人)必须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至少有三年以上该课程的主讲经历,团队申报的还需至少包括1 名教授参与申报; (3)在教学观念转变、课程内容更新、授课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授课团队协同创新等方面富有成效、有所突破,授课团队协同创新方面取得具有独创性和示范性的经验或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项目实行奖励性资助 一、本人申报、学院审批 1.《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项目申报表》。 2.申报人撰写的反映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成果的论文或研究报告1篇(5000字以上,已正式发表者须注明刊物名称及期号),充分反映该课程在教学观念转变、课程内容更新、授课方式优化、授课团队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 3.能具体反映其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成果或教学特色的具体材料,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材、授课PPT、教学活动实录视频等。 |
研究生创新与产学研基地 | 1.紧密围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典型意义。 2.项目合作方的管理水平及硬件条件较好,有教学和生活场所;同时有能够承担教学实习、研究指导任务的专业队伍。 3.项目建设期为1—3年。 | 提交《培养单位项目结项报告书》,附基地建设协议书、挂牌照片、基地工作人员名单、实习研究生名单、实 习报告等 |
三、相关工作时间安排
时间 | 事项 | 材料要求 |
2016年10月中旬-11月21日 | 项目申报 | 申报材料包括:申报申请表原件1份,相关支撑材料复印件1份;所有上报材料的电子版文档请发送至“刑司研究生办公室”QQ邮箱:3080270185@qq.com, 格式统一为:项目负责人姓名+项目名称 |
2016年11月22-11月29日 | 学院立项评审 | |
2016年11月30日 | 学院官网公示立项项目 | |
2017年6月 | 中期检查 | 关注学院官网通知 |
2017年9月-10月 | 结项工作 | 关注学院官网通知 |
四、经费拨付或报销
2016年及以后新的学生项目,立项时拨付30%的补助,剩余70%的补助在主管领导审签并结项公示通过后拨付。学生项目经费以补助方式直接发放至项目负责人银行卡。学院报财务部发放补助的汇总表必须包含项目负责人姓名、学号、所在学院、项目名称、补助金额、学院经费支出项目码(以学院为小计)、主管领导签字。汇总表一式三份,即两份纸质表格(一份送交银行、一份财务部作为支付凭证),一份电子数据拷盘(送交银行),经办人先将汇总表格送交财务部信息管理科审核,审核签字完毕后到财务部会计核算中心取号等待做账,做账完毕持财务部盖章纸质汇总表交银行,并同时将电子数据拷给银行即可。
教工项目及单位项目仍按照财务部要求进行报销。
五、注意事项
1.请申报人注意材料上报时间的要求,抓紧时间开展相关工作,积极按时报送材料。
2. 2016年立项项目的结项工作预计在2017年9月启动。
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电话:88386452,地址:文治204办公室。
1.研究生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立项申请表.doc
2.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立项申请表.doc
3.融通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立项申请表.doc
4.研究生课堂教学创新项目立项申报表.doc
5.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创新团队项目立项申请表.doc